相较于近些年,癌症领域药物研发的突飞猛进和新药迭出,心血管治疗药物的研究相对沉寂、鲜有亮点。
心衰患者的新希望
今年初,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批准维立西呱用于慢性心衰,不久前日本和欧盟也都相继批准该药,这是近5年来心血管领域全球唯一的新机制药物,而且是针对心衰患者的首个sGC刺激剂类药物,给心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。
01
“心血管中的癌症”
5年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
心脏是我们人体的发动机,它就像一个带马达的水泵,心力衰竭好比马达出了问题,引起心肌泵血能力减弱,全身供血涉及的组织器官及相应功能随之出现严重故障,甚至危及生命。
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主席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廖玉华教授介绍,心衰,全称心力衰竭,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,而是一个临床综合征,也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。如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心肌病、心律失常、心脏结构异常等疾病,甚至糖尿病、肾脏病、呼吸系统疾病在病情发展到终末阶段时,也都会出现心力衰竭。
目前,我国心衰患者1200万,患者不仅饱受疾病的困扰,还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,约有50%心衰患者在确诊5年内死亡,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。
因此,心衰也被称之为“心血管中的癌症”,“心衰导致的死亡相对肿瘤而言,是一个相对慢性的过程,因而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。”
02
心衰并不遥远
出现呼吸困难、下肢水肿要当心
73岁的李爷爷患有慢性心衰,最近总是说累,呼吸急,走一点路就上气不接下气,尿也明显少了,晚上躺不下,—躺就气短。而且眼看着腿就肿了起来,家人赶紧送他去医院。经过检查,原来是李爷爷的心衰急性发作,又加重了。
廖玉华教授介绍,心衰也是引发患者住院的最主要因素之一,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。而且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,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,心衰症状会逐渐加重,每次加重都会对心脏带来不可逆损伤。因此,心血管疾病患者,应该特别注意心衰到来的信号。比如,如果是肺循环有问题,就会表现为气短、乏力、呼吸困难、咳嗽、咳泡沫痰等表现;如果是体循环系统受到损害,首先表现为肢体水肿、下肢水肿、尿量少等症状。
廖玉华教授特别提醒,出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前往心衰中心或3级医院心内科就诊,如是初次发作,应通过综合的检查,包括心脏功能的检查、基础疾病的判断,做到早预防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如果是慢性心衰急性加重,就应正确及时地管理和调整用药,减少或防止患者慢性心衰急性发作,改善症状,降低再住院率,提高生活质量。
03
新药带来治疗曙光
但不能单靠一类药物单打独斗
“心衰一旦被触发以后,它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,为了控制心衰进展,规范化的药物联合治疗尤为重要。”廖玉华解释,心脏病到了心衰阶段,它承受了方方面面的压力,目前心衰发病机制主要涉及:神经-激素机制异常激活、代谢-炎症机制紊乱、细胞-信号机制障碍等多个方面的变化。“比如心肌细胞本身受到了伤害,就需要药物对细胞信号通路进行修复,新上市的维立西呱就可以修复受损的细胞信号通路;当神经激素机制异常激活,也需要药物去对抗;代谢-炎症机制紊乱则用降糖药和降脂药来解决,不同病因引发的心衰,治疗也会侧重不同;总之,心衰治疗需要采取多途径的药物联合治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