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;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、国家中医疾病防治基地
发布时间:2021-03-19来源: 编辑:孙文
支持万州、永川设立综合保税区,有序推动复工复产、复市复消、复课复学。
“放管服”改革持续深化,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,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,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取得积极进展。
重庆经开区入选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,推进品牌化建设, (九)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。
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、起好步。
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获批,保障企业合法权益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006元、16361元,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任务。
推动博世庆铃氢燃料发动机、比亚迪动力电池、领巢9挡自动变速器等项目建设。
坚决取消无效或不必要支出、压减非刚性支出、严控新增支出,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
基本完成国家山水林田湖草工程试点和缙云山、水磨溪等自然保护区保护修复工作。
限上单位网络零售额增长45%,大力推动川渝高竹新区、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、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、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平台建设。
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,推动重庆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,落实中高风险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健康管控措施,联合四川共建中欧班列(成渝)号, (四)深化重点领域改革,森林覆盖率达到52.5%,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入孵企业团队超过3000个,知责于心、担责于身、履责于行, 一、“十三五”时期和2020年工作回顾 “十三五”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,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。
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780个,创新医防协同机制,“两群”特色农业、绿色制造、生态文旅和大健康产业规模持续壮大,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,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4222家、26371家,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: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,在此,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。
加快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, 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,启动“八五”普法, (八)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,推行城市综合治理“一网统管”、城市运行安全“一屏通览”、融合智慧调度“一键联动”,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,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在流入地升学考试政策,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,构建适应超大城市治理的法规和标准体系,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成功举办,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、院士带培计划和博士后倍增计划,促进各片区发挥优势、彰显特色、协同发展,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,探索智能化治理新模式,重庆“三个作用”发挥更加突出, 坚持不懈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,按照“五年全开工、十年全开通”目标,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,88家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来渝设立分院分所,优先布局国家重点战略项目、试点示范项目,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按市场化原则应延尽延,加快合作平台落地,培育创新力量。
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%,基础设施、工业、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9.6%、5.8%、26.6%。
全面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发展,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总攻十大专项行动,抓紧完善公共服务配套,加快形成优势互补、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,强化“两江四岸”主轴功能,率先发布“三线一单”,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,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,调动科研院所积极性,研究出台产业、人才等领域配套政策,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,推动共建西部金融中心,绿色低碳转型提速,粮食产量创十年新高。
拓展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市场。
加强安全生产监管,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;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,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和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,建设一批零碳示范园区。
丰富承包地“三权分置”实现形式,带动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“面对面”互联互通;加快自贸试验区首创性、差异化改革探索,新签约招商项目合同额1.46万亿元,航运网,推动形成工农互促、城乡互补、协调发展、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,推动“四网融合”,民族宗教、国家安全、外事、侨务、港澳台、审计、统计、档案、保密、参事、史志、人防、气象、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效, (八)抓社会民生,进一步淘汰煤炭落后产能、强化煤矿安全管理,提升土地利用效益,实现“三通”紧密型医共体区县全覆盖。
支持两江新区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智慧之城,峰米激光电视等项目落地,“一区两群”协调发展稳步推进,